文章正文
小轮车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于:2009-04-03 13:39:58    文字:【】【】【

小轮车项目介绍

一、特技单车背景资料

人与机器
1、 在1980年代早期,单车表演或特技单车都是以BMX(bicycle motorcross)比赛进展而来的。大约1970年代以后,因为BMX首开先例,单车比赛在1973年时替代了传统竞赛,整个1970年代,单车竞赛快速成长并且受到大众欢迎,直到它成为一项独立的运动项目。

2、 在1982年时BMX大受欢迎,因为BMX在电影《E.T》中的出现,使它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的代表

3、 在80年代,一些爱好者开始尝试在空中跳跃的比赛中做一些技巧的练习。同时,象哈洛(BOB HARO)这样的选手(Haro Bike的创办人,现为BMX公司的主管)发现滑板公园赛场地在滑板运动失去热潮后,成为特技单车的竞技场。并因此发展出U形管及公园赛技巧。

4、 但是许多BMX爱好者并不喜欢见到单车表演,甚至被认为是“马戏团的把戏”。但这并没有延缓单车表演的盛行。

5、 在1983年第一辆的花式特技单车开始投产。1984年在滑板公园举行了一些单车表演竞赛。在1986年赞助商开始给予特技单车表演赞助。

6、 接下来,特技单车选手的数目只有小幅的增长,而奖金的部分也是如此。1986到1996年单车表演竞赛中排名第一的麦凯(Dennis McCoy,他的名声整整响亮了10年)。他为自己的第一次胜利赢得了一台货车,在1990年代初期,他或赠一条有如WWF职业摔交比赛所颁发的腰带为奖励。

二、单车表演—项目化

1、 亚洲的媒体界定特技单车为三种竞赛项目:U型管、平地赛及公园赛。在美国,还另外设有泥地跳跃赛。

2、 在这四种竞赛项目中都是街道赛的延续。这些竞赛将特技单车带给了社会大众,而运动的核心仍然保持在街头上。

    特技单车公园赛

1、 前称街道赛。虽然这比赛没有改变,却是从公园赛到街道赛。原因是什么呢?一些选手们觉得X GAMES比赛场地并不是那些在都市中的街道选手眼中的真实典范。X GAMES的比赛场地更象他们曾看过在滑板公园赛所举办的场地,因此这个名字改为公园赛。

2、 在70年代后期,无论是公园赛或是街道赛,可能都是由BMX的玩家所带动开始在车道旁或公园板凳上的跳跃表演。

3、 在80年代早期,BMX的特技单车队伍开始了四处绕骑的趋势,并且寻找可以跳高或跳远的障碍物来穿越,象是堆高墙及空的后院池。在90年代早期,街道赛引起了选手们的注意。1987年时,开始了第一个比赛,而杰出的选手更受到杂志媒体的报道,选手们通常在固定的盒子、小型的锥拄、墙垣、及旧车所组合而成的场地上进行特技动作表演

    特技单车U型管赛

    70年代在美国有数以百计的滑板公园建造,他们包含了大型的后院水池及砖墙。80年代早期,这些公园开始关闭,在这段期间,一些滑板公园开始准许

1、 特技单车选手进入使用,但其他的公园则禁止特技单车进入使用。

2、 随着更多选手特技动作如神龙摆尾(TAILWHIP)及双脚离地(NO FOOTED CAN CAN)的发明,特技单车运动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3、 在1992年世界杯冠军贺夫曼(MATT HOFFMAN)开启了特技单车的序幕,三年后,ESPN的首届X GAMES比赛使特技单车运动受到更多人欢迎

4、 U型管比赛与街道赛场地是不同的,因为街道赛场地总是平坦的,而U型管比赛斜坡却并非如此,而造价更贵。这也是玩U型管比赛的人占较低百分比的原因。

5、 事实上,U型管也是较难入门及掌握。当选手要尝试一个新的U型管技巧时,会有一半的机率摔倒和受伤。

    特技单车平地赛
1、 在80年代早期,籍着特技单车的传奇人物哈洛和奥斯般(RL OSBORN),特技单车平地赛广为社会大众所知晓。

2、 在1997年特技单车平地赛成为X GAMES的比赛项目。

3、 特技单车平地赛不管在描述及表演上都是难以掌握的,它或许最好被描述为在特技单车内部创造力的外在显现。也曾经被描述为就象在单车上跳芭蕾,但是选手却不是很喜欢那样的描述。这是关于一个人与特技单车连结,在平坦的场地上能够所做的一连串花式表演。

4、 特技单车平地赛能在任何平地场上表演,许多单车表演者因此变成特技单车平地赛选手。虽然特技单车平地赛并不象U型管赛或公园赛般引人注目,但仍受到选手们的尊敬。在同样的意义里,特技单车平地赛意味着一种声望。

5、 特技单车平地赛选手一天花6到8小时的时间来练习(当然,须视乎他的生活情况)。特技单车平地赛的选手相较其他选手,只能得到更少的赞助商支持或甚至必须自行负担费用。有些选手索性带上随身听,沉醉在动感之中。

四、特技单车国际组织

1、 贺夫曼可以说是特技单车的同义词。但外号“大秃鹰”(CONDOR)的贺夫曼不只是以为殿堂级特技单车手。他创办的HOFFMAN PROMOTIONS 也负责组织一些国际性赛事。

2、 HOFFMAN PROMOTIONS举办的比赛包括Bicycle Stunt及Crazy Freakin’Biker系列赛及BMX三冠王赛(Vans Triple Crown of BMX),也是ESPN X GAMES特技单车项目的策划。其他授权赛事还包括世界锦标赛(World Championships)、King of Dirt及美国平地赛联赛(American Flatland League)等系列赛。

五、特技单车装备

    单车是特技单车项目中唯一的装备,当然运动员所用的单车与一般的不一样。

单车

1、 在U型管项目采用的单车多有四个栓(PEGS),每边各有两个。而车把(HANDLEBARS)较一般的大,车座则较街道/公园赛所用的车较高。设计主要令U型管单车在凌空或高速时较为稳定。公园赛用的单车有两个或四个栓,而车把及车座则较低及短。车把更会扭向

2、 车手。大部分只有后轮制动(BACK BRAKE)甚至没有制动。因经常须做凌空跳跃,因此车手喜欢车子灵敏度高。

制动  BRAKES

1、 可以有前轮或后轮制动,视乎车手喜好,大部分公园赛车手均只在车子装上后轮制动或甚至没有制动。反而U型管赛车手则会装上两个制动,而平地赛则因人而异,甚至会有人装上第三个制动(COASTER BRAKES)或称FREE COASTER制动,让车轮无须以脚踏控制即可后转。

2、 特技单车特别之处是它们会拥有很长的制动线,令车子不致在花式完成中遭纠缠,又或会装上一个名为拨链器(DATANGLER)的装置。拨链器装在车轮下面,与车架及车把相连。它有两片自由转动的薄片以分开后轮制动线,但亦可在须刹停时拉紧两者。而前轮制动则延至车干及车架的空间,可以让制动自由转动,是车手无须在完成一个花式后在重复一次令制动线解开。

车架 FRAMES
1、 大小不一,可分大、中、小三类,视乎由座管至车干下半部的顶管(top tube)之长度而定。

2、 平地赛用单车一般比U型管、公园赛及街道赛用的长4-5公分。

3、 与一般公路赛及登山赛用的单车比较,车子的强度与耐用比重量更为重要。特技单车须应付每次跳跃后的撞击力,所以一般采用一种称为(CROMOLY)的钢合金而非采用铝制成。

4、 一般公路赛用的单车约重8-9公斤,而登山单车则重约10公斤,反观专业公园/街道赛特技单车运动员的车子约重13-15公斤。而平地赛则因车手无须经常着地而反需要在不同部分承受车手的重量,故车子一般较重,约15-18公斤。

栓 PEGS

1、 为使车子能在U型管边立定及在公园赛的栏杆及障碍物上滑磨、以致让平地赛车手经常得以在车子上做出花式,特技单车一般都将钢或铝制圆柱的栓子,安装在轮轴上,在一边及两边突出约12公分。

2、 平地赛单车则一般有直径较大及较结实的车栓。

保护衣着 PROTECTION

1、 除平地赛外,所有特技单车运动员均需佩戴头盔。某些只佩戴滑板运动员的轻量头盔,但有愈来愈多车手因花式难度日渐增高而戴上摩托车手那种保护整个头部的头盔。

2、 大部分车手均穿上护膝、护胫及护肘。而U型管项目的车手更会穿上摩托车手用的护胸(CHEST PROTECTORS)

车座  SEATS

1、 特技单车的车座由坚硬的塑料制成。由于车手大部分时间均非“安座车上”故车座的设计主要用作平衡重量及控制而非舒适。

车轮 WHEELS

1、 特技单车的车轮较小,只有统一直径:50公分。不同于登山单车拥有直径60至65公分的车轮。

当前位置
脚注信息

新昌盛公司